试论孟兆祯院士的文人园林情怀
Academician MENG Zhao-zhen’s Feelings of Scholar Garden
成玉宁 单梦婷
CHENG Yu-ning SHAN Meng-ting
摘要:孟兆祯院士是文人造园的传承者、传统技艺的承袭者、理论与实践的捍卫者,更是中国新园林的创新者。孟先生精于辩证思维,发扬光大“中和”、“中庸”为原则的中国园林美学及其思维范式,具体反映在孟先生的园林中具有以下特征:科学与艺术圆融的景园观、景象与意境共生的认知论、因借与体宜的方法论、物我与无我的审美观。
关键词:文人园林;园林美学;景象;意境;因借;体宜;借景
Abstract: Academician MENG Zhao-zhen is not only the successor of scholar garden and traditional skills, the defender of theory and practice, but also an innovator of new landscape. Professor MENG, specializing in dialectical thinking, flourishes “Neutralize”, “moderate” as principle of Chinese landscape aesthetics and thinking paradigm,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as view of landscape as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ce and art, cognitive theory as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scen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methodology as borrowing and applicability and aesthetics as things-persons relationship and anatta.
Key words: Scholar Garden; Garden Aesthetics; Scene; Artistic Conception; Borrowing; Applicability; View Borrowing
1 引论
天堑上风云会虎跃龙骧,设坛台祭东风相助周郎。曹孟德占天时兵多将广,领人马下江南兵扎在长江。孙仲谋无决策难以抵挡,东吴的臣武将要战文官要降。鲁子敬到江夏虚实探望,搬请我诸葛亮过长江,同心破曹共做商量⋯⋯(马连良的《借东风》唱词)
艺术是触类旁通的,京剧艺术善于使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越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这与作为时空艺术的园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园林是科学的艺术、“凝固”的音乐。
孟兆祯先生通晓京剧艺术,深谙冶园之道,精于高下之法,妙造自然。他对于京剧的理解,不单单在于唱腔、唱词,而是更多的透过各异的形式,从本质上挖掘京剧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共性,追求“行云流水”的境界。
孟兆祯先生是文人造园的传承者、传统技艺的承袭者、理论与实践的捍卫者,更是中国新园林的创新者!思传统、思古人、思造化,崇尚行云流水的中国文人园的意识。将主体情怀浸润在片石、山房之间,将“我”消融于景园之中。
从形意会字到说文解字,孟兆祯先生并不单纯从“形式和法式”上理解中国传统园林,而是更多的从思维模式上去解读传统园林。孟兆祯先生精于辩证思维,发扬光大“中和”、“中庸”为原则的中国园林美学及其思维范式,其在孟先生的园林中可概括归纳为:远近、俯仰、高下、曲直、明暗、真假、宾主、虚实⋯⋯这样一对对的范畴。通过这些对立统一的范畴的表述和概括,更为精准的诠释了中国人对于景园构成问题的思考。孟先生关于传统的理解超越了园林空间与景象的局限,直指中国园林的思维本质。
孟兆祯先生的实践和理论,鲜明的带有传统中国文人园林的基本特征。通过考察孟兆祯先生关于风景园林的著述及其实践,可以发现融于孟先生景园思想的四对基本范畴:“技术与艺术”圆融的景园观;“景象与意境”共生的认知论;“因借与体宜”的方法论;“物我与无我”的审美观。无论是科学与艺术、景象与意境、因借与体宜,抑或是物我与无我,在这几对范畴之中,都能体现孟兆祯先生对于园林艺术的把握及其创新性,以当代的方法彻底诠释了传统的园林理论的精华。思古而不泥古,传承并发展了中国园林理、法、技、艺,寄寓了以将主体意识融入多义的景园之中为特征的风景园林理想。
2 融于时空的文人情怀
“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文人园林泛指具有“文人文化”色彩的园林。中国文化人是有素养、有能力的知识阶层。文人园林体现了我国文化人自然观、人生观与环境观,借赏心悦目的风景园林环境抒发主体的情感、寄托理想,达到“天人合一”的园林境界。
2.1 科学与艺术
孟兆祯认为,“园林学是科学的艺术”。思传统、思古人、思自然,孟兆祯先生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文人情怀的特征。然而,中国古代文人多注重艺术、传统以及形而上的美的含蕴与表达,疏于对于形而下的园林理法的研究与解读。计成在《园冶》中有言:“造园有法无式。”其通篇在于阐述传统园林的法、理,而少聚焦于技艺的论述与讲解,这与文人重文、重理,轻技艺不无关系。其实包括传统在内的园林须臾也离不开科学与技术的支撑,没有了科学技术,园林空间便无从着落,园林艺术也失去了支撑。正因为此,孟兆祯先生在弘扬、传承中国传统园林的过程中,积极重视对科学与技术的理解与把握。深谙造园的自然之道,又通晓安石、导引、莳花之法,注重理与法、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有机统一。不仅仅重视传承,更积极补缀,从不同层面丰富了传统的理论与技法。这在避暑山庄的理法研究中体现颇丰。通过“明旨、立意、问名、相地、布局、理微和余韵”,生成“景旨、景意、景象、景趣、景衍、余音”,形成意趣、人巧兼备的园林空间。
孟兆祯先生将现代科学及工程技术引入对传统技艺的解读,将研习传统文化理论和风景园林实地踏察、设计实践相结合,以现代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来认识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在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中,开设了《园冶》例释课程,通过寻找传统园林建筑中的典型范例来印证《园冶》中的理论,化逻辑思维为形象思维,更为直观的对理论加以表述,更好的指导学生的设计实践。又从实践上、技术上为传统园林艺术,尤其是假山艺术,寻求到重要的支撑。孟兆祯先生认为,假山是最能体现“外师造化,内得心源”的创作载体。“有真为假,作假成真”是中国园林遵循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假山方面的具体化。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学习假山理法,孟兆祯先生踏勘三山五岳,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中假山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强调技术的效应,所著园林工程方面的书籍、论著,为今人能更为准确地理解传统,给予了科学、技术层面的解读。
2.2 景象与意境
文人园中的景象是对自然景象的观察、记录、描绘基础上的把握与概括,具有“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特点。山水画为园林创造了骨骼的美,山因水而活,水绕山转,山环水抱,象征了自然山河的品格。画中自然亦有松石花草,飞禽走兽,具有诸多的象征意义,也成为了文人园林的景物。远近俯仰不同,朝暮四时各异,景象随季节、气候、时间、地区、位置、关系的不同而改变,体现了对生活、环境的氛围、哲思、情趣、理想。从画中来,又到自然去,既反映出造园的情感和嗜好,又是对山水画意境追求的延伸。
孟兆祯先生注重实景的生成,更注重虚景的生成,园林作品中往往能产生多种“幻象”。所营造的景象中间如同书法留白一般,大量的虚空给人以无尽想象。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林泉高致景区的设计中,孟兆祯先生塑造出了“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有悬,有平有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山形水势,山水尺度合宜,相映成趣,奥如旷如。
然而,在意境的表达上,传统的文人园也具有其模糊性与局限性,即意境的生成一般是通过具体的物象直接到意景的转译,失去了中间的过渡环节。中国自古便有“书胸中意气”、“搜尽奇峰打草稿”、“胸有成竹”、“胸有丘壑”这类词句。从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很大程度上依靠腹稿、草稿这类心灵的直接写照生成主题的构思,这也是文人园的一大特点。注重对于具体形象的把握和对形而上的把握,淡化了对于意象本身的描述,所以传统的文人园林常常会有只得意会和难以言传的感觉。
而孟兆祯先生在理解意景表达这个问题的时候则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在假山设计中首推烫制聚苯乙烯脂作假山模型的技艺,模型重量轻且逼真,将形式的内容诉诸于三维空间中考量。在三维的空间状态下,理解三维的形式及其构成方式。孟兆祯先生对待传统园林秉持的不是唯形式论,也非简单的就形式而论形式,更不是对于“虚无”的简单把握。以假山的模型技艺为代表,其产生与清代宫廷中的传统的烫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承袭的基础之上,创造性的对现代材料加以应用,建立起了塑性材料和假山之间的关联。这表明了孟兆祯先生并非只关注于意境的主观表达,还注重对意景生成过程的客观表述。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重自然天成,亦重园林趣味、人巧、意景的表述。
2.3 因借与体宜
文人的思想具有多元复合的特征。思维的多义性致使他们往往忌直白、厌直叙,希望通过复合、转译、假借形意来表达主体的思绪、感受、理念、情怀。园林则是文人寄托情感的绝佳媒介。文人园的空间以整体性的布局为特点,多迂回曲折、趣味盎然,有畅有阻,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并非将单一空间单元作为思考的对象,而是把空间的整体,包括不同单元的交流、渗透,作为思考模式。通过借景、虚实等手法,令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空间穿插勾连,起、承、转、合,形成有机的联系,生成整体的美,使人与自然对话,引动游观者无限的想象和情感。
借景是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的中心,孟兆祯先生钟情“巧于因借”。在他的借景理念中,“借”通假为“藉”,即事物的存在依赖于其所处的环境之中,体现了环境意识。既强调了“相地合宜”,空间的生成与自然的地形、地貌相结合,巧于因借用地之地宜;也有对空间自身特征的发展,通过严谨的布局章法,巧妙的进行空间的分隔和组织,体现用地之宜,构园得体。最大限度地弥合了“异源性”的元素与“本源性”的场所,从而生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孟先生作品里面有大量人工,但是看不到过多人工痕迹。在深圳市仙湖风景植物园的设计中,因不涸之山溪蓄水为湖,借进水低谷之处设水生植物园,山湖相接之处兴造观景亭⋯⋯,借景随机。对云雾缭绕、林木高俊、溪水潺潺、本具仙意的梧桐山巧施人工,通过山、水、石、路、建筑、植物等造景因素的营造整体的园林空间,塑造了远离尘世喧嚣的风景植物园。
孟兆祯先生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突出借景是“觅因成果”,精深之处在于体现地宜。对“宜”的把握,即是在探讨适宜性的问题。适宜性原则是建立在场所评价的基础之上,是通过对于事物的综合评价,进行权衡、比较、取舍,从而生成最佳的策略的依据。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凭借自然和人文资源造景,综合评价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的价值,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以期达到“自然天成”的境界。适度利用环境,与环境之间不断磨合与调整,寻找与土地的相处之道。“适宜性”是双向的,包括了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设计目标积极主动地与场所的适应,即根据环境选择适当的设计项目、适当的设计手法等;另一个层面则是对环境进行适度改造。
孟兆祯先生对于“宜”的解读直白、浅显、易懂,其核心价值观念就是对场所的评价与判断和基于对适宜性的理解与把控。采用传统的语言和逻辑进行表述,深入而浅出。在艺术与技术、质与量之间,恰到好处的把握了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因借与体宜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思维模式、范本,也反映了孟兆祯先生对于传统园林的全新的理解。
2.4 物我与无我
从对自然的铺陈征服,到通过客观描摹自然传神的“无我”,到将对象作为媒介抒胸中意气的“有我”,园林中物我关系的变化是境(客体)、意(主题)的矛盾不断发展的结果。“生境”、“画境”、“意境”是3个递进的美学序列境界,意境的无限是文人园的追求。文人园是物我同化、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诗意空间,诗情画意是园林意境美的重要特征。通过着意营造,设定有意境的主题,借助山、水、花木、建筑所构成的物境,表现主题,传达观者以意境的信息。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景由文盛、文由景显、文景齐名。通过有选择的场景、对象、题材、布局,着意安排、经营,传达诗趣、画意、思绪、情怀。景题、匾额、楹联、刻石⋯⋯处处有我。通过移情作用,既赋予物有意味的形式,又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渲染表达现世生活的意绪。
孟兆祯先生的“无我”之境,并非不将自身情怀、理想融入景园之中,而是“有我”而不外露,赋予外物形式之外的灵性之美。孟兆祯先生的“我”并非单纯感怀自身浮沉、沉浸山水之乐的“小我”情怀的体现,更多的是借助物象,将“大我”情怀融于其中,体现传统文化、地域风格以及时代内涵。“我”是一种高尚的、负责任的,来自于对社会、环境、人的高度责任心所产生的审美观,是共识、认知、泛智慧的体现。
最近几年,孟先生的理想逐渐在一些大型公共景观项目中得以实现,在这些项目中,其对当下、对现实社会和问题的理解及思想都体现其间,这是孟兆祯先生高尚人格在景园中的体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山形水势的塑造以“林泉奥梦”为景题,水名曰“奥海”,“奥”反映场所特色,“海”具有地方传统韵味——北京随蒙古族习惯称内陆湖为“海子”,简称“海”。视奥运公园土山为真山燕山之子,名取雏燕语声为“呢喃山”。取“玉宇澄清万里埃”之意,山泉汇聚之潭命名“澄潭”,象征各国奥运健儿汇集于此,诉说和平的愿景。石壁镌刻“异域同天”,表征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时代精神。又如在西安世博园的设计中,主园区的“长安塔”袭取古意,以长安示持续安定。广州园的“海不扬波”、广西园的“八桂谐苑”、长春园的“园融和谐”、西宁展园的“锦绣西宁”、苏州展园的“事事和好”⋯⋯无不把中国传统思想的“中和”赋予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时代的意义。通过兴造极尽天然之趣而教化意义的境界,将“大我”的情怀融入景园环境。
3 启示
“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 对于传统的研究使得中国新园林向前的每一步走得更加坚实,历史的积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及价值。研习传统、辨析积淀,探寻“现在”的生长基点。当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必须在“博古”的前提下,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需求。然而时间是单向的,明日的风景园林是对于今日的“扬弃”,发展源于对已有成果的理性认识和批判继承。不同时期的人们在园林中留下了或鲜明或含蓄的时代印记,文人园是中国传统园林的最具民族性和特色的组成部分。当代新园林在形而下与形而上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圆融发展之路,避免简单的唯形式论,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今天对于孟兆祯先生的造园思想及其理论实践的研究,无疑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即辩证、妥善处理传承和发展的相互关系。因循“古意”,把握中国园林文化的精髓,加以创新,赋予景园时代的特征和意义,从而为当代新园林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 孟兆祯.孟兆祯文集: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
[2] 孟兆祯.园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成玉宁/1962年生/男/江苏人/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景观学系主任/东南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历史与理论(南京 210096)
单梦婷/1991年生/女/江苏人/学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生(南京 210096)
Leave a Reply